——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与浙江农林大学、杭州鑫川园林朱金梁大师工作室实践纪实
2025中国(萧山)花木节近日在我校校企实践基地“浙江中栋国际花卉城”召开。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团队与浙江农林大学、杭州鑫川园林朱金梁大师工作室联合打造的“乐享园”最终斩获“设计师花园竞赛优秀奖”与“营造铜奖”,成为展会中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亮点项目。
本次大会以“推动花木新融合,共创美丽大花园”为主题,吸引了全国20余省市的千余家花卉苗木企业参展,展出植物品种超8000个,并首次增设“设计师花园竞赛”板块,聚焦生态、艺术与人文的融合。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花木行业盛会之一,本届花木节特别强调创新设计与产业升级,为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提供了重要舞台。

图1 活动现场
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合作模式
面对园林行业普遍存在的设计落地难、技术转化慢等痛点,项目团队构建起“校际协同+大师领衔+数字赋能”的创新机制。
利用校际合作,凸显学科优势,在植物配置、园林规划、施工技术等领域寻求技术支持,形成跨学科协作机制;杭州鑫川园林朱金梁大师工作室驻场指导,现场示范蚊母树造景技法,指导学生利用苗圃树、枯木与蕨类植物营造“枯山水”意境,现场指导覆盖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的全流程,特别在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(如可回收石材、本地竹木)等方面凸显行业优势;面临设计周期不足30天,施工仅8天的极限调整,创新施工组织,借助BIM技术优化施工流程,形成营造范本。
萧山区花卉协会与中栋国际花木城为项目提供部分苗木支持,云南晋宁直供的鲜切花作为临时装饰点缀展区,与本地植物形成色彩对比。展会期间,团队还邀请市民参与“微花园”DIY活动,传递“人人可参与园艺”的理念。

图2 场地现状与施工现场
自然人文科技奏响设计三重奏
展园凸显可持续设计的生态性核心理念,设计中融入雨水收集系统与垂直绿化墙,通过透水铺装与生物滞留池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;挖掘萧山“围垦文化”与“花木之乡”的历史脉络,在“文化叙事区”以抽象雕字与锈板景墙再现围垦场景,并利用废旧板材改造为景观小品,赋予废弃物料新生命;虚拟智能灌溉系统与光伏照明,AR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展示未来家庭园艺的智能化趋势,凸显“设计引领产业升级”的核心理念。
青春汗水浇筑产教融合新样本
学生主导,全程实战。项目从放线定位到植物栽植,近10名学生与施工人员一起分为设计组、施工组、后勤组轮班作业,在持续鏖战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实践出真知的理念。学生感言:“连续三天凌晨收工,但看到亲手种下的杜鹃绽放时,一切疲惫都值得。”这种“沉浸式”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园林工程的复杂性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
项目以总分靠前的成绩获“设计师花园竞赛优秀奖”,并在“生态性”与“文化融合性”单项评分中位列前列;施工团队因高效落地与工艺创新荣获“营造铜奖”。评审专家评价:“该作品平衡了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审美,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典范。”展区在花木节期间吸引近5万人次参观,多家园林企业表达合作意向。
正如浙江省花卉协会会长康志雄指出的 “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联动,正是破解花木产业人才短缺、技术滞后难题的关键路径。”该项目的成功也激励团队进一步孵化相关成果,构建了可复制的产教融合范式,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撑。

图3 朱大师与学生讨论施工方案

图4 奖项荣誉
(文:杨文卿 等)